目前,较为常见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中,汽车造型制作(尤其是油泥模型制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汽车模型制作是将汽车平面草图立体化的过程。它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汽车形态,在这样的基础上,确定方案或进一步推敲就比较容易了。
在模型制作阶段有很多的制作方式可供选择,而选择油泥模型制作作为首选是由汽车造型设计的特殊性和油泥本身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汽车外形相对复杂,它由许多光滑的曲面组合而成,这要求一种可以灵活生成各种曲面的制作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油泥可以方便地被刮切成任意的形态,非常适合表现汽车曲面。其次,汽车外形设计常常有反复的过程,要对模型做反复的推敲修改,这需要模型本身具有可塑性。而油泥模型的特点恰好符合这样的要求:和普通泥不一样,油泥经过加温,硬度会迅速降低,得到相当好的柔软性,特别适合重塑;温度回落,其硬度又很快恢复,适合细节的刻画。这个过程还可以多次反复,丝毫不影响油泥本身的质量。再次,汽车外形设计对表面质感的光滑要求极高,普通泥的表面无法达到那样的光滑度,而油泥质感细腻光滑,符合近乎严酷的表面要求。从制作时间上来看,油泥模型也是比较快捷的一种。因此,它自然地成为目前汽车造型设计的主要模型制作手段。
当然,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迅速,尤其是新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也给实体油泥模型制作的必要性带来了疑问。计算机三维建模有快速、精确等优势。但是和实体模型相比,数字建模的灵活性还是比较低,实时数字影像也远未达到完美的程度,在人机交互方面这种差距就更为明显。所以,即使在汽车和数字技术都相当发达的国家,油泥模型制作技术还将长期被置于不可动摇的位置。
汽车油泥模型有许多规格。以设计期的模型而言,通常有1:1、1:4、1:5等比例的模型。其制作方法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设计前期采用小比例的模型,后期采用1:1的模型。下面,以1:4模型为例,说明油泥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
1、准备图纸与工具
常用工具有工作台、油泥刮刀、刮片、测量仪器、模板、金属膜及贴膜工具。图纸方面,至少需要顶面、侧面、正面和后面四个正投影视图。
2、模型初胚
初胚一般用发泡塑料削切粘合而成,主要是为了给出模型的基本形体。另一方面,由于油泥相对昂贵,车体内部都用它制作比较浪费。需要注意的是初胚要小于车体的外形约3cm(预留上泥的厚度),并且尽量减少突出的锐角,便于后期的油泥刮切。
3、上泥
上泥的程序分为两步。先上一层薄泥,然后再上一层后泥,上泥分量的原则是宁缺勿滥,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泥和模型初胚的结合强度。
4、模型取型
模板的作用是限定模型的外型,保证模型的精确度。因此,模板必须精确的从图纸上拷贝出来,再用有机玻璃板或多层板制作出来。一般而言,模板大型主要有一个中轴线模板(从测试图取出)和一个车身侧沿模板(从顶视图取出)及若干个侧面模板(从正面视图取出)。把模板根据工作台上的定位线设置好以后,可以看出在这些位置所上的油泥的盈亏。把这些位置泥的高度确定下来,用专用颜料填上白线作为基准线,在这个基础上把泥补全。
5、模型初刮
模型初刮是指根据模板把大体的车型找出来。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必须多次测量图纸,用高度标取点,采样点越多,模型越精确。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定位线是由车灯开始,到车窗A柱,向车窗顶沿、后沿,至尾灯的这条线。由于它决定了整个车型的侧面大型,而且这样一条空间曲线又不能以用平面的模板来限定,所以对它的多次采样显得尤其重要。这条定位线只需找到其中一条即可,另一半可以用分规进行复制。
6、侧面成型
侧面成型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侧面车窗曲面,以此为基础完成整个侧面的大体形状。由于车窗曲面变化微妙,需要制作一个窗面垂直方向的模板,将其固定在垂直立尺上,沿着车体侧沿线模板(固定在工作台上)进行刮扫。刮扫成型后的表面需要用刮片刮平。确定车窗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车身侧面制作。同样是制作一个垂直方向的模板沿着车体侧沿线的模板进行刮扫。将整个侧围曲面扫出后,用刮片加工细致后,再制作保险杠等突出的线条。
7、车头及车尾成型
车头和车尾突出的保险杠也是用模板刮扫的办法制作。略有不同之处在于:这两处突出的部分体积较明显,需要先添上加热的软油泥,然后刮扫。
8、前罩、车顶面、前后窗及后盖成型
这几处面积相当大,曲率变化却较小,因此难度在于使它们平整光滑。
9、细节成型
细节制作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轮罩、进风口、交接面导圆等。基本上是配合胶条用各式刮刀进行刮切,最后用薄刮片修整。
10、贴膜
油泥表面虽然光滑,但是只有附上金属膜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汽车的高光和反射等实际效果。所以贴膜成为最后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11、贴胶条
贴胶条的目的在于表现车身的结构缝隙,比如车门、进风口、把手等,另一方面可以遮盖贴膜留下的缝隙,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返回
|